开 栏 语
铁血铸丰碑,浩气贯山河。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上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英雄是最闪亮的坐标。那些在战火中冲锋陷阵的身影,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舍生忘死的壮举,早已深深镌刻在民族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他们的事迹,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时光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展开剩余90%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今起,南安市融媒体中心·海丝商报社推出“山河印记·烽火里的南安儿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通过一个个南安儿女的抗战故事,聆听历史回响,感悟英雄气概,传承永不褪色的抗战精神。
如果你有南安籍抗战英雄的事迹资料或历史遗物等,欢迎拨打热线0595-26531010,或通过“南安融媒”“海丝商报”微信公众号告诉我们。
南安融媒
南安资讯,权威发布。南安市融媒体中心,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带给您最新的家乡资讯。
258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海丝商报
由福建日报与南安市委、市政府联合创办。立足海丝起点,传递政经资讯,讲述南安故事,服务五洲乡亲。
291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曾在1年内指挥作战138次
毙伤敌伪军3000余人
善打大仗恶仗 叶飞在抗战中屡立奇功
在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厅内,有一件特殊的展品——一枚生锈的子弹。“这枚子弹头是1∶1的复制品,原件珍藏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曾经在开国上将叶飞的胸腔内待了66年,直到他逝世后,这枚子弹头才取了出来。”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陈贤君告诉记者,这枚子弹,陪这位英雄走过烽火连天的岁月,也见证了他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壮阔史诗。
01
“打仗讲谋略,治军讲技术”
叶飞,原名叶启亨,祖籍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1914年出生在菲律宾。5岁时,叶飞回国返乡就学,中学时代受到大革命的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14岁时加入共青团,开始了革命的一生。
1932年3月,叶飞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闽东打游击时期崭露头角,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武装,先后参加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功赫赫。1955年,叶飞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全国唯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勋章等荣誉。
“在叶飞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抗日战争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其间,他率部在郭村保卫战、夜袭浒墅关火车站、火烧虹桥机场、车桥战役等战斗中屡立奇功。”在陈贤君的带领下,记者在新升级后的展厅内,通过图文展示、实物陈列、音频特效、场景还原、多媒体互动和影视观看等多手法的结合,全方位、沉浸式地领略了这位华侨上将传奇的一生。
1939年6月,叶飞指挥夜袭浒墅关,迫使沪宁线停车3天;7月底,又率部突袭上海虹桥飞机场,炸毁4架日军飞机,大大震慑了敌军,也鼓舞了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极大提高了新四军在国人心中的威望。大批爱国青年纷纷参加新四军,到1939年8月底,叶飞领导的“江抗”已由东进时的10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车桥战役中,采取围点打援战法,共歼灭日军465人(其中俘虏中尉以下24人),歼伪军483人(含俘虏168人)。中央军委以第18集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名义编写的《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新四军》写道:在抗战史上,这是1944年以前,在一次战役中生俘日军最多的一次……
叶飞“打仗讲谋略,治军讲技术”,善于打大仗、打恶仗,仅1943年7月到1944年6月底的一年内,他指挥所部作战138次,毙伤敌伪军3000余人。
02
“留给家乡无穷的精神财富”
无论是革命战争岁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日子里,叶飞始终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他一身正气,高风亮节,把毕生献给党,献给中国革命事业,留给家乡无穷的精神财富。”叶飞堂侄叶万苍说。
1959年,彼时已经是福建省省长的叶飞,并未选择“衣锦还乡”的排场,而是轻车简从。即便被热情邀请去入住更好的居所,他仍坚持住在自己幼年时期的那间简陋小屋里。叶飞称自己最喜欢吃地瓜粥。
叶万苍回忆道,在与叶飞子女几十年的接触中,他深切感受到叶飞严于律己、勤俭节约的品格对后代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叶式家风”,如今仍在叶家的第三代、第四代中悄然传承延续。
“父亲非常忙,但身教重于言传,他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的实事求是、廉洁正直等品质,深深影响着我们。”叶飞之子叶小宇还记得,当发放布票、粮票时,父母亲始终坚持跟大家一样,“别人是多少,我们就是多少。父母从来没想过用他们的权力多拿一些。”不仅自身作风清廉,叶飞还严格要求家人不搞“特殊化”。
叶飞长女叶小楠也感慨万分地说:“现在回忆起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立下的铁规——‘不可以利用父辈的关系’。父亲这样要求后,我们兄弟姐妹都铭记于心,依靠自己的能力生活。”正是这份坚持,让他们活得坦坦荡荡,自由自在。
“低潮时书生投笔从戎,百战中将军叱咤风云,首长一身兼胆识,为中国革命建奇功;一辈子淡泊人情世故,一辈子不喜低级趣味,首长一生惟刚正,是我党我军之忠魂。”这是叶飞逝世后,身边工作人员为他写的一副挽联。
如今,在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泛黄的笔记、褪色的老照片等文物资料,还有叶飞将军生前用过的、用易拉罐铁片打着补丁的桌椅、穿过的破旧的军棉衣等物品静静陈列着。它们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在默默回应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生死的铿锵答案。
记者:庄树鸿 黄奕群| 编辑:尤逸群
通讯员:洪金芳
一审:尤逸群| 二审:苏敬元| 三审:蔡毅
80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南安人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看看您住的社区(村)在列吗?激情挥拍!2025年福建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在南安举办注意!南安这些路口、路段将启用自动抓拍“天祥81”轮正式启航!南安航运再添生力军最高补贴2万!@南安家庭 抓紧申请!先到先得!南安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12家!南安市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名单公布东南亚最大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中国)福建服务站签约落地南安!
发布于:福建省亿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